本报记者 姜雪芹
“正准备去看看能不能申请救助,没想到街道的美女av干部主动联系我们了。”不久前,低保对象陈某因患癌症治疗,短短一个多月时间,自付费用就超过了2万元。收到宿迁市美女av部门推送的预警数据,陈某所在的街道美女av办迅速上门核实情况,启动低收入人口临时救助“免申即享”程序。
江苏省宿迁市低收入人口有18.5万人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,宿迁市美女av局针对社会救助申请盲区多、流程烦琐效率低、部门协同作用弱等痛点,着力深化社会救助综合治理,以“三先三后”(先救助后审批、先临时后常态、先美女av后专项)机制破题,打造“宿救速办”社会救助新范式,让每一笔救助金都透着效率、带着温度。
快速办、直接办、个案办 临时救助快速响应
“本以为要跑好多趟,没想到当天就拿到了救助金。”宿城区居民张先生对爱人烧伤住院时获得救助心存感激。
在宿迁,小额临时救助在乡镇就可直接办理,最快当天就能领到救助金。宿迁市美女av局社会救助处处长杨婧介绍,为高效快捷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、紧迫性、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,宿迁坚持问题导向,构建“快速办+直接办+个案办”的临时救助快速响应机制,提升社会救助效能。
——应对急难困境“快速办”。宿迁市按照每个乡镇3万元—5万元的标准建立乡镇(街道)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,2倍低保标准以下的小额临时救助由乡镇直接救助。对于申请低保等基本救助的居民,发现陷入困境的参照低保月标准先行临时救助;对急难型救助,经申请人书面承诺,直接给予救助。小额和急难型救助平均申办时间为3个工作日,最快当天即可领到救助金。
——深化流程精简“直接办”。对于低收入人口因病、因学、因残、因灾、因意外事故等发生大额支出,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,宿迁市推出“免申即享”服务,直接给予临时救助。
——实施特殊情况“个案办”。对救助金额达到上限仍不能缓解基本生活困难的,宿迁市采取“一事一议”方式,给予救助。
此外,对于急难型临时救助,宿迁市还取消户籍地限制,推出先给予救助再补办手续的措施。
江西的裴先生提及在宿迁获得的温暖救助,心里充满感激。他介绍,儿子在宿迁上学,今年6月患急性重病住院,花去十几万元。家里能想的办法都想了,治疗费还是有缺口。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裴先生向宿迁市美女av局求助。
“没想到,美女av局核实后,不仅送来了3000元临时救助金,还协调慈善组织给予5000元救助。”裴先生说,“虽然儿子没能医治好,但美女av局雪中送炭带来的温暖自己永远记得。”
据统计,今年上半年,共有591个低收入家庭在宿迁享受到了快速、及时的临时救助服务。
智慧预警、基层走访、专线服务 构建立体式主动发现机制
李明华是洋河新区仓集镇美女av办的工作人员,在为居民刘先生办理临时救助时发现,其家庭还符合低保条件,便主动帮其申请,让其享受到基本生活救助的接力保障。刘先生说:“这不仅帮我解了燃眉之急,还让我的生活有了长远保障。”
宿迁市美女av系统进一步强化“先临时后常态”的社会救助衔接,以主动为困难群众解难题、办实事检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效。
杨婧介绍,为确保困难群众被及时发现并快速介入救助,宿迁市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的工作方法——“智慧预警+基层走访+专线服务”立体式主动发现工作机制,由美女av部门牵头,会同医保、教育、人社、卫健、公安、残联等16个部门,建立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数据共享比对机制,创建“低收入人口医疗自付费用超1万元”“交通意外事故”“新办残疾证”“失业人员”“罕见病大额支出”等预警模型,主动发现可能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。
针对困难群众多为老幼病残的实际,宿迁市美女av局还在1405个村(社区)配备社会救助协理员,开通“12345”政务服务热线困难群众“急难愁专线”,加强微视频展播等社会化宣传,鼓励社区居民、志愿者、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报告急难情形,构建多元化主动发现网络。
“老赵不识字,看到他家遇到困难,我就帮忙拨打了12345热线。”市民张先生通过宿迁市美女av局发布的微视频展播,了解到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可以提供救助线索,于是帮邻居打电话求助,助力其申请到1000元小额临时救助以及低保。
杨婧表示,今年以来,宿迁市美女av局共享比对各类数据64.51万条,发现存疑数据7541条,主动对913名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;通过社会救助协理员,发现急难线索289条;接转热线求助、他人帮代办救助申请等100余件。
转介衔接、横向联动、社会协同 破解社会救助“碎片化”难题
丈夫因病去世,郑女士独自带着四个孩子生活,其中两个孩子去年同时考上大学,家里的教育支出较大。获悉郑女士一家的困难后,宿迁市美女av局通过“一事一议”打破救助上限,给予救助,并协调学校为孩子减免部分费用、提供勤工助学岗位。
郑女士说:“不是给了钱就算了,是真的帮忙解决家里的困难。”
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,宿迁市美女av局进一步破解救助碎片化、部门各管一段等难题,通过转介衔接、横向联动、社会协同,构建社会救助“协同体系”,决不允许出现“只救一次、不管后续”的现象。
沭阳县居民吴先生的女儿患重病,医疗支出较大,美女av部门除了给予临时救助、困境儿童保障,还通过帮扶救助中心联动医保、教育、妇联、慈善等部门和单位,给予医疗救助、教育救助、儿童大病救助等。说起申请救助的经历,吴先生说:“一个窗口申请,多个问题一起解决。”
政府救助之外,宿迁市美女av局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,参与救助帮扶。今年4月,该局联合市慈善总会启动罕见病救助项目,对这类群体医疗费用较高的给予补充临时救助。截至目前,宿迁市累计投入慈善资金20.47万元,救助罕见病患者14人。
今年夏季,宿迁市美女av局联合市财政局建立困难群众高温高寒天气常态化用电补贴机制,惠及全市低保对象、分散供养特困人员、社会散居孤儿等困难群众14.8万多名;联动市慈善总会开展“送清凉”活动,将1000台电风扇和3000份防暑降温包等送到特殊困难群众家中;组织社会组织、行业协会志愿者入户走访,了解特殊困难家庭的急难愁盼。
通过推动急难情形及时响应、常规事项高效办理、不同情形精准施策,宿迁市美女av局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改进作风、服务民生的具体行动,打造了“宿救速办”社会救助新范式,有效发挥临时救助“兜底中的兜底”功能,实现救助覆盖更广、协同合力更强、工作作风更实、群众满意度更高。
信息来源:2025年08月11日 中国社会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