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记者 赵秋女
“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”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市锚定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坐标,聚焦市委、市政府“1+10”赛道安排部署,将美女av工作深度嵌入全市民生保障大局,以“干字当头、奋勇争先”的实干精神,在养老服务、社会救助、特殊群体保障等核心领域精准施策,圆满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既定目标,用一项项惠民举措、一组组扎实数据,为山城百姓编织起一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民生保障网,让美女av温度渗透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。
“以前怕老了没人管,现在社区养老服务站就在楼下,助餐、体检、文娱活动样样齐全,这日子过得比年轻人还滋润!”明山区东兴街道居民王大爷的感慨,道出了本溪老年人的幸福心声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市以构建“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补充、医养相结合”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,出台《本溪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》等系列政策,形成覆盖老年人能力评估、福利补贴、助餐服务、经济困难老年人集中照护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的完整政策框架。
在设施网络方面,累计建成县、乡、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542个,实现县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、村(社区)养老服务站点100%覆盖,乡镇、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覆盖率分别达52.17%和88.46%。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,投入523.8万元完成1765户家庭适老化改造;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3259.6万元,支持17个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完成改造提升项目,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从45%跃升至62.9%。同时,推动144家养老机构全部与就近医疗机构签约,培育9家医疗、养老融合发展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,有效破解百姓关心关注“看病难、养老难”的民生痛点。
在满足基本养老需求基础上,我市还积极培育银发经济新增长点,打造“枫叶正红”旅居康养品牌,4家机构入选全省旅居康养基地,数量位列全省第二,全省首个银发经济产业园在高新区挂牌。2025年,出台《本溪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》及附件《本溪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》,服务清单立足本市实际需求进行拓展,服务项目由省级的20项增加至25项。将本市户籍80-89周岁老年人纳入高龄津贴范围,”累计发放基本养老服务津补贴1700万元,惠及老年人50853人,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覆盖全市26个街道,让“养老”真正变成“享老”。
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过程中,我市出台《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》等一系列社会救助改革配套文件,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为基础,以临时救助为补充,以医疗、教育、住房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。通过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平台,将低保边缘家庭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纳入监测范围,形成“主动发现、快速响应、精准救助”的工作机制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4.4%和41.1%,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高14.9%和30.7%。五年累计发放低保、特困救助金12.4亿元。
儿童福利保障水平不断提升,建立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,集中供养和散居孤儿(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)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增长30.23%和37.71%,目前分别达到每人每月2585元和2476元。全面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医助学政策。加强困境儿童关爱保护,积极开展参观研学、安全教育、心理辅导等各类关爱服务活动,不断提升儿童关爱服务质量。构建覆盖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,为困境儿童筑牢成长防线。
残疾人保障持续加码,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,年均保障26万余人次、发放补贴2100余万元。殡葬服务改革深入推进,完善和落实殡葬惠美女av策,年均为困难群众减免基本殡葬费用120余万元,年均免费开展骨灰撒海200余份。2025年进一步扩大惠民殡葬保障范围,在免除基本殡葬费1550元的基础上,再次免除经营性收费920元(含微告别、遗容整理等6项)。提高海葬补贴标准,免除提供海葬服务的同时,首次明确对参加骨灰海葬的家属奖励补贴400元,生态殡葬理念进一步提升。
五年耕耘结硕果,砥砺奋进再出发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市用实干书写了民生改善的优异答卷;“十五五”征程上,本溪美女av将继续坚守为民初心,聚焦群众急难愁盼,以更有温度的服务、更扎实的举措,让山城百姓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,为本溪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美女av力量。
信息来源:2025年11月11日 本溪日报